2)第七十一章 南战场的僵持_西班牙14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南进发。奥比尼的疟疾更加严重了,他也只能忍着疾病向南进军。很明显卡斯蒂利亚军队和那不勒斯军队不打算北上和他交战了,就等着他送上们来。

  而此时,卡斯蒂利亚军队不慌不忙地运输物资,安置火炮,加固城防。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训练那帮无组织无纪律的近一万人的卡拉布里亚民兵,斐迪南还提出了军训的一些章程,不求他们像卡斯蒂利亚军队一样英勇奋战,但至少让他们不要敌人一冲过来,还没有打到眼前就落荒而逃。

  1495年6月30日,法军终于“兵临”勒佐城下,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警惕的奥比尼让法军和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并没有攻城。

  想要进攻优势兵力的敌军据守的城市,简直比登天还难,何况是法军现在这种情况。虽然棱堡诞生还早着呢,但是攻击城市仍非易事。棱堡可就是在意大利战争前期的历次城市争夺战中,开始在意大利率先出现的。

  当天晚上,法军可怜兮兮地扎营,实际上他们连帐篷都不够用。在法国人饥寒交迫的时候,西班牙人已经在意大利战争中收获了一个丰厚的果实得到了他们“本该”得到的科西嘉岛。

  法军如果想要攻占勒佐城,一方面,需要兵力优势,法军没有。另一方面,需要强大的火炮。

  火炮此时已经成为攻城的重要工具。在15世纪30年代,火炮已经开始摆脱古典的一味求大而使机动性极大丧失的死胡同。人们发现除了把炮造得更大之外,还可以找到另一种增加威力的方式,也就是倍径技术。火炮的膛压、口径、身管长度、弹丸速度四个因素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口径一定的时候,火炮的身管长度越长,膛压就越大,弹丸初速便越快。

  不过,倍径技术,以及应用这一技术的火炮兵器,并没有立刻得到普及,当时,还有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是巨型射石炮。这可算是欧洲中世纪科技的一个最高水平的结晶了。但是当射石炮发展陷入困境后,这种提高机动性同时可以增大威力的方式开始广泛应用了。于是,使用铸造工艺制成的单管前装火炮成为主流,这些火炮配备木质的炮架车以后,可以用一小队马匹拖动,同时还可以配上炮耳和支架,在火力和机动性间达到平衡。

  火炮起先给了法军巨大的好处。在意大利战争中,法军往往凭借着强大先进的火炮,攻破意大利的一座又一座城市。

  但是,第一次意大利战争是一个例外!因为这一次战争完全是法王带着中二的精神发动的,一点周密的准备都没有做。饶是如此,法军也带了136门野炮,比起法王万人的军队总数来看,比例已经很高了。但是,已经说过,由于缺乏补给以及为了战略撤退的需要,这些火炮已经被丢弃大半了,现在只有10门在奥比尼手上,这怎么能攻城?对面守城卡斯蒂利亚军队和那不勒斯军队可拥有20多门火炮啊!

  这仗没法打了,法国人非常郁闷。不过卡斯蒂利亚人暂时也没有找他们麻烦的想法。第一次意大利战争南战场,就这么陷入了僵持。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