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二章 锂金属正极材料_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创生物锂金属电极对于锂电池产生的效果,各个电池厂商都已经拿到具体数据了。

  科创生物唯一的要求就是,新款锂电池必须优先给华国车企供货,前两年不考虑对国外车企和合资车企供货。

  技术的强势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电池容量提高三倍,充电速度提高一倍,安全性比普通的锂电池还要更好。

  在技术的优势面前,主流电池厂商只能接受科创生物的要求。

  他们不签,有的是厂商签,前两年新能源爆火,很多主业不是搞电池的公司,也一窝蜂扩建电池产能。

  想搭上科创生物这趟顺风车的企业如过江之鲫。

  最后在各方势力的利益搏斗之下,科创生物和主要的电池正极材料厂商以及部分电池生产厂商签订了专利授权。

  授权只包括锂金属正极部分的授权,其中关键的石墨烯涂层,只售卖石墨烯涂层制造设备,不会将专利进行授权。

  “科创生物的石墨烯涂层的3D效果图我们早就画出来了,问题是如何实现工业化生产,我们没有头绪。”

  “别说工业化生产,就连在实验室里进行复现,目前都无法实现,至少得给我们半年时间。”

  “那我们只能购买科创生物的设备,一台20亿,加上金属锂的专利授权费用,制造业还真不如搞科研赚钱。”

  “科创生物做技术专利授权这么多年,也没看到哪个企业能够复现他们的技术,绕开他们的技术壁垒,该交的保护费还是得乖乖交。

  再者说,我们交给科创生物的保护费,最后不还是把涨价压力传导给下游了,下游再传导给消费者。

  光是提升两倍的续航,新能源车提价十万不过分吧?

  这几年上游的碳酸锂涨价,最后还不是传导给了消费者?”

  上游原材料涨价,能不能传导给消费者,并不是那么一定。

  有议价权的企业能主动涨价,像之前锂矿涨价,特斯拉相对有一定的议价权,他能率先涨价。

  而部分国产新能源车企,主打的就是性价比,如果擅自涨价,对销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哪怕是特斯拉涨价,也是抓住了油价大涨的时间点完成的。

  因为如果新能源车涨价太凶,消费者就会选择买油车,油车可比新能源成熟太多。

  因此这里说的上游原材料涨价,传导给消费者,属于是站在2023年尾的视角,往前看推导出来的结论。

  属于是拿着结果找过程。

  “说起复现科创生物的技术,也不是没人成功,马斯克的neuralink不就成功了吗?”

  “neuralink的脑机连接技术你还真信是他们自己研发出来的?当时石锤都那样了,明显是从科创生物那里拿到了技术原型。

  基于科创生物的技术基础上才勉强搞出来,识别准确率跟科创生物的脑机连接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