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_我成了丞相那早死的白月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姒琢磨着好好看看这个家,这处宅院是崔家传下来的祖宅,是崔季渊曾祖父所建,至今已有百年之数。三进的院子,虽没有她家占的地大,但胜在有底蕴。

  她最喜欢园子里的梧桐,青翠挺直,长得好,寓意好,用处也不小。春冬落叶可赏景,夏秋茂密树冠能成荫,一年四季都令人心生喜爱。

  沈家虽然也栽有梧桐,但是没这颗年份大。

  一天的时间,沈姒将崔家各处摸个清楚,心中有了底。

  崔家的家底并不算薄,起码这一天看崔管家递上来的账簿,其中庄子良田就不少。不过要是和她家比起来,那还是不够的,但维持崔季渊科举读书,绝对是绰绰有余。

  再有,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崔家实际的家财,定然不止账册上的这些。

  如此,沈姒到不用为银子发愁。难怪爹娘从未担心过她婚后花用,想来除了给她傍身的那笔价值不菲的嫁妆,也是知道崔家这一层的。

  按一按肩膀,缓解久坐的酸痛,将这些事先丢在一边,着门外小厮唤了元湘过来,时辰不早,该要开始准备晚膳了。

  下人们的饭食不用她操心,自有崔家的规矩在那,她只需想一想今晚她和崔季渊要吃些什么。

  两个人,四菜一汤很是足够了,刨除她让崔季渊带的烧鹅,那就只需要再准备三菜一汤,沈姒略一想,今晚的菜单便心中有了数。

  对元湘道:“如今八月末,正是蟹肥之时,来一样肉蟹煲,再有一道香煎芋丝和一道红烧排骨,汤就要三鲜汤吧。”

  三鲜汤清爽解腻,还能随意发挥,“三鲜汤要多加点小青菜。”

  元湘认真记下,这几样食材小厨房都有,尤其是蟹,每日里厨房都备着,有时是庄子上送来的,有时是街上买的。

  几道菜都不是费时的,元湘听着吩咐,只提前清洗备好食材,等姑爷回来才开始下锅烹制。

  被一家人等着的崔季渊,到也没拖后腿。

  往常散学后,他原还要在书院的藏书楼看书至酉正方回,今日却是特意问了管藏书楼的荆夫子,得了准许,将书带回家去。

  书院要借书不难,但也有限制,一人一月内只得借三次,十日一还。这规矩一是防着学生们贪多嚼不烂,二也是想以此提升他们在书院看书的效率,事实证明,这项规定不错,有次数和时间限制,大家都十分珍惜在书院的时间。

  平时崔季渊看书快,学的也快,所以鲜少将书带回家。今日是因手里看的这本是难得的季老手抄孤本,家中并无此藏书。

  又想到早上才回过沈姒申初散学,不想违诺,只好破天荒的将书带出书院。

  等崔季渊走远,藏书楼中,书侍不解地看向荆夫子:“夫子,三层的书规定不是不许外借?”

  荆夫子笑着摇头:“山长说许他借,那便无妨。”

  ……

  路过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