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遇伏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宁雅眼睛发亮:如果印度的耕牛、马匹、钢铁真的像他说的那么受欢迎,那么唐家开辟这条商路,可是财源滚滚啊!她接手家族生意已经有好些年头了,自然知道大明对耕牛、骏马、钢铁是何等的渴望,这些货物运回来,就算不卖给龙岩峰,卖到其他地方去一样是抢手得很,这桩生意,做得!

  但她随即犯了难:“可是现在南方商人不肯将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外国人为之疯狂的货物卖给我们,这可如何是好?”

  龙岩峰捏着下巴说:“这倒是个大问题……”

  确实是个大问题。在他看来,最划算的生意莫过于运一船不怎么值钱的茶叶、瓷器这类玩意儿出去,再运一船牲畜、钢铁回来,用这些奢侈品去换取可以提高生产力的资源,再划算不过了。可是江浙世家肯定不愿意看到北方有个财团强势崛起分他们蛋糕的,他们要将这个对手扼杀在萌芽状态其实很简单,断货就行了,难不成你们还能在北方找到茶叶、丝绸、瓷器产地?

  没有货源,一切都白搭。

  但真让龙岩峰成船银子运往印度,直接收购自己想要的东西,打死他都不干,这也太亏了。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瓷器我来想办法,丝绸和茶叶……”挠了挠头,“让皇上派人到各产茶区和丝绸产区收购,朝廷出面,他们多少要给点面子的。此外我还可以让人种甜高粱然后榨糖出口,白糖对泰西人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品呢。”

  唐宁雅有点意外:“甜高粱还能制糖?”

  龙岩峰说:“它比甘蔗还甜,饱含汁液,为什么不能制糖?北直隶适合种甜高粱的荒地不在少数,给我三两年时间,我就能将种植规模成十倍百倍的扩大了,到时候白糖要多少有多少!”

  从宋代开始,北方经济一直落后于南方,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南北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会这样?除了战乱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产地都在南方。丝绸、茶叶、瓷器、白糖甚至精细的棉布,这些深受列国青睐的产品,都是南方出产的,北方几乎没有……茶叶北方有一点,比如说山东沂蒙、河南信阳,都盛产茶叶,但太过偏僻,产量也不行,跟江南产茶区相比没有半点优势,根本就争不过。

  到了明代,差距就更大了:江南湖广完全开发出来了,连粮食产量都远远超过了北方,北方得靠着南方输送的粮食才能解决吃饭问题了。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明的皇帝对文臣百般容忍:文官多来自南方,而大明严重依赖南方的赋税、粮食,钱袋和胃袋都捏在人家手里,想凶都凶不起来啊。北方想在对外贸易上赶上南方,真的是太难了,龙岩峰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就算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凭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