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碰撞3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匈奴时代开始,游牧民族对上中原王朝的军队就有一个铁律,叫“阵列不战”。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尽量不要去攻击已经列好方阵的中原王朝军队。

  游牧民族在打仗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一波接着一波冲向对方,在飞驰的战马背上拉开马弓,向敌军倾泄出一轮轮箭雨,射完了就撤,或者绕着敌军来回的射,利用这种非接触战术给敌军造成大量伤亡,一点点地削弱敌军的实力,打击敌军的士气。这种只能干挺着挨打却没法还手的憋屈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哪怕是强悍的罗马军团,在帕提亚人那没完没了的箭雨冲刷之下也因为弓箭手和投石兵数量太少,只能干挨打没法还击,被一点点的吞噬,加莱一战,四万大军团灭。

  但那是罗马军团,而且是撇下了重骑兵,没带多少弓箭手和投石手,以重步兵为主的罗马军团。

  中国在秦汉时期就知道应该怎么对付他们。两军相遇,中原王朝的军队会以最快的速度列阵,用骑兵掩护两翼,用步弓和强弩与弓骑兵对射,同时在弓弩手后面排出数重长矛手,来吧!弓骑兵要玩放风筝,首先得面对射程和杀伤力都远超自己的步弓和强弩,尤其是强弩,射速虽然慢了点,但杀伤力极强,而且精度很高,一箭过来,只有皮甲的游牧民族弓骑兵根本就扛不住,这种对射他们自然是非常吃亏的。至于重骑冲锋……

  想被长矛穿成羊肉串吗?想的话只管冲。

  所以,他们会尽量避免与已经列好阵的中原王朝军队交战,能绕过去就绕,绕不过去就试探着打一打,打不动就撤,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死磕。倒不是说死磕就一定会输,而是面对阵列严整、训练有素的中原王朝步兵方阵,他们就算能打赢,伤亡也是非常惨重的,这样的仗,人丁稀少的游牧民族根本就打不起。

  可现在鞑靼人面临的处境却是,他们既啃不动明军的方阵,也绕不过去。冷口寨战场实在太窄了,这一带的开阔地只有不到二里阔,一边是陡峭的山体,一边是大片沙地和淤泥形成的河滩,可供骑兵驰骋的空间实在是小得可怜。他们空有数千骑兵,可是一次性能压上来的也就三四百骑。

  三四百名弓骑兵跟一千两百名拿着燧发枪、还有四门大炮助阵的射击部队拼火力,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就跟葫芦娃救爷爷似的,一波波的送,几个来回下来,尸体已经铺满了战场。这对明军来说是重大利好————光是割首级就能换不少钱了,但对鞑靼人来说却是雪上加霜。战场本来就窄了,还躺着这么多死人死马,冲锋就更难了!

  骆天生冷笑着盯向远处那面鞑靼狼旗。天时地利全在我这边,你们的风筝战术对我们一点用都没有,还有什么招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