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灵渠通南北(求票票)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相关开辟山脉的兵器了。

  “史禄之言,二三日来,寡人有感。”

  “今大田令前来,正合一起商榷,探讨将此渠贯通。”

  秦王政对于史禄也是欣赏。

  此人身上很有些大田令的气息,虽不为高官,可为干吏,而于大秦来说,能干之吏同样不可缺少。

  “无需着急,在寡人离开寿春之前,有详细开凿文书就行了。”

  对于开辟那条水渠,暂时并不紧迫,因为楚国淮南之地,还要彻底稳固。

  更别说接下来还要行进江南之五岭以北的区域。

  真要开凿那条水渠,诸般民力、物资齐备,怕是要等到明岁了,

  “下江南之事,虽不为灭楚那般紧迫与紧要,仍需一位得力之人镇守,稳定大局。”

  “你等可有人选?”

  一览面前不算精细的江南沙盘,三路大军南下,必然要有一位重份量之人镇守统辖。

  军中必须有所抉择。

  “大王,上将军东出以来,历诸国事,操劳心力甚多。”

  “接下来,平定江南并无紧要大战,蒙武以为大王派遣一位大臣坐镇寿春便可。”

  “上将军可返回咸阳,蒙武虽不才,统率大军下江南足以。”

  蒙武率先一言。

  “大王,老臣虽略有老迈,仍为弯弓骑射。”

  “老臣坐镇于此,更可以统率大军安稳平定江南。”

  “蒙武将军所言,亦是有理,可以派遣一大臣前来,处理文书政事。”

  “老臣可专心军事便可。”

  王翦摇摇头,并不觉自己应该返回咸阳。

  其余在列军将闻声,彼此相视一眼,并不多言,以他们的资历,还无法有那个要求。

  “武真侯以为如何?”

  秦王政也不好抉择。

  无论是上将军王翦,还是蒙武,都足以担任下江南的重担,或许王翦坐镇,更为稳妥。

  然上将军鬓发已然灰白,比起前年苍老甚多。

  于心不忍多矣。

  “王翦将军东出灭国有成,战国乱世百多年来,何有军将之功如上将军者?”

  “接下来下江南,虽无大的战事,却多复杂琐碎纠缠,果然埋首案上,更是操劳心力。”

  “《司马法》一语: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天下将一,王翦将军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护国学宫大祭酒的位置等着上将军。”

  周清闻此,顿时哑然。

  王兄倒是好手段,将这个问题抛给自己。

  但这个问题并不难,略有所思,便是语落。

  以王翦的威望和谋略,坐镇下江南,纯属大材小用。

  蒙武一个人足以。

  “武真侯!”

  王翦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大王只手挡下。

  “武真侯所言不无道理。”

  “上将军功勋昭显,入护国学宫是更好的抉择。”

  “蒙武将军统辖江南大军,以谋兵事。”

  “至于大臣……,李斯,你就留在寿春吧。”

  王翦想要说什么,秦王政知晓,但王翦待在楚地,的确没有那个必要。

  果然操劳中出现意外,非自己所愿意见到。

  蒙武统帅大军足矣。

  至于处理文书政务的大臣,身边的李斯就足够了。

  眼下的咸阳那里,也没有太大事情。

  “喏!”

  李斯自是没有什么意见,眼下己身为廷尉,廷尉府中,其余人员足以处理要事。

  “……”

  “……”

  随即,厅殿之内,君臣文武言语不断,将一桩桩大小事务不断处理议定。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