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一章 夺岛战怎么打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夺岛战役的预备方案,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想法。

  现代有一些专家提出的一个方案想法,不主张采取包围的战役方案,理由主要是分散了兵力,不利于速战速决。

  这个想法未必与实际情况相符,整体包围仍不失为夺岛战役的首选方案。

  采取整体包围的战役方案对尽快完成夺岛任务更有利。

  同时,从现实条件来看,也能够实现。

  夺岛方拥有数倍于对手的兵力优势,不用考虑兵力不够的问题。

  作为夺岛方,兵力优势是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如果与驻岛方实力相当,是不可以轻易发起夺岛战役的。

  显然易见,驻岛者占据着隔海的地利条件,如果双方实力相当,夺岛方要想获得成功十分困难。

  最好有数倍于驻岛者的可用兵力储备,便可放心发动夺岛战役。

  现实情况是这个条件已具备。有人认为如果采取整体包围,分散了兵力,不利于速战速决,实际是不存在夺岛方兵力不足的问题。

  整体包围在心理上对驻岛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有利于分化瓦解其斗志。

  夺岛者发动夺岛战役的目的是占领本岛,而非消灭岛上有生力量,这是一个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整体包围可以对驻岛者形成腹背受敌、孤立无援境地的态势,配合以气势压制,在重兵压境、抗击无望获胜的情势下。

  即使顽固分子坚持抵抗,内部也会迅速分化瓦解,从而大大消减驻岛者的抵抗力。

  虽然这是可以预期的效果,但夺岛者并不会给予对手多少喘息的机会,并不指望驻岛者会整体投降,不会放松攻势。实际上给予对手投降的时间只能以小时计,不可能也不会拖太长!

  整体包围不等于四面进攻,可采取正面进攻,两翼防御,背面佯攻的方案,分散驻岛者兵力。

  整体包围不是平均分配兵力,而是有重点的进攻,两翼和背面以防御为主,但如驻岛者空虚处仍可适时发动进攻。

  关键是在有可能出现援兵的背面或两侧翼,布署大量战舰伏击待命。

  正面在第一波次攻击后,配合陆战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穿越海峡压向海岛,这样的战役没有不速战速胜的道理。

  其实夺岛战在林加德那个世界有着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英阿马岛之战。

  这一场以岛屿夺控为核心的局部战争,堪称现代夺岛战的经典。

  然而,即便对于中世纪甚至林加德所处的这个世界来说,这场战役依然有其独到的地方,可以用来参考。

  马岛地处南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通往太平洋的要冲,也是通往南极的前哨阵地与中转站。

  该岛距阿根廷大陆最近处只有510公里(275海里),距落日帝国本土却远达12831公里(6928海里)。

  即使距最近的英属阿森松岛(位于南大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