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千头万绪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人要稍好一些,一天也不过四十余里。

  如果军情紧急,抛下辎重,倍道兼行也是有的。

  不过那种情况十分危险。

  龙朔二年,铁勒道行军大总管郑仁泰和薛仁贵在天山讨伐九姓铁勒,听斥候说铁勒辎重在某地,遂率轻骑兵,昼夜北进。

  结果越过沙漠,循着仙萼河搜索,却不见铁勒兵。

  回来的时候,因为粮尽,所率一万四千骑,只剩八百人。

  可谓惨烈。

  虽然李治没有因此而降罪郑仁泰,甚至诏令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

  率将军独孤卿云等驻守鄯州,防备吐蕃。

  但郑仁泰在龙朔三年年底,便薨于凉州官舍。

  不能不说,和那次大败,有因果关系。

  苏大为和苏庆节两人先检查了各营安营情况,军帐在广袤的地面上,排布如棋。

  每帐每营之间,都要有固定的间距。

  营与营之间,还要有营寨。

  大军最外围,四面都要挖堑沟,设下鹿角、栅栏和望楼、箭楼,明暗哨。

  数万大军,绵延十几里。

  巡过一遍,已经花去不少时间。

  但苏大为与苏庆节,却做得一丝不苟。

  今时不同往日,过去在征西突厥、征辽东时,他们上面都有主帅,有大总管。

  但此次从长安发兵,一直到吐蕃,相隔何止千万里。

  这一路上,都是以苏大为为主,苏庆节为副。

  他们要为这支军马负责。

  一万余人上下,人数不算太多,但加上后勤还有牲口,依然是一个极庞大的数字。

  苏大为忍不住叹道:“还是当年在天山南追击沙钵罗时轻松。”

  “那时候轻骑追击,沿路抢掠胡人的牛马羊群,自然不用发愁。”

  苏庆节扬了扬灯笼:“在辽东时背靠新罗还有大总管他们安排后勤,也不用咱们超心。”

  “一万人马全盘负责,居然有这么多事,你说汉初韩信那个点兵多多益善,怎么做到的?”

  “到了。”

  苏庆节灯笼提起,回了他一句:“我要知道,我就是兵仙韩信了。”

  苏大为看到前方就是存放衣甲的营帐区。

  执枪的兵卒守着入口,四周设了栅栏和箭楼、哨探,防备还算用心。

  “这次营寨防卫谁负责的?做得还算不错。”

  “李辩和程务挺。”

  “难怪。”

  光是唐军普通士卒的装备,就有铁胄、顿项、胸甲、披膊、裙甲、护臂、护胫、铁靴、蹀躞、水壶、水囊、火石、军工包、围巾、狐尾、横刀、内甲等等。

  此外还有战马,还有干粮袋。

  弓、弩、羽箭、旗,鼓、角号。

  两人对着营寨兵卒对了今夜的口令,又对了印信,这才进去巡视一番。

  过了小时个时辰,满意的走出来。

  “战马那边还要看吗?”苏庆节意犹未尽的问。

  “今晚不看了吧。”

  苏大为苦笑道:“再看,只怕天都要亮了,我们回去歇息一下,明天再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