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兵变兵变 何以对之(求推荐)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兵变兵变何以对之(求推荐)

  邱五面前的草纸上,歪歪扭扭的笔迹,一个“人”字,都能写出数十个版本。

  国子监的监生老师们也是无奈,对着这帮军爷,不敢打,不敢骂,连大声说话都不敢,跟刚上门的小媳妇一般,细细说道。

  “这撇得自上往左下,不是从下往上。”

  “撇和捺要靠到一起,你这分开了,那成八了!”

  邱五看着眼前的毛笔,甚是惊愕,这不足半两的笔,怎么耍起来如此费劲。不一会就手臂酸痛。

  就是耍半天的大刀,也不见得这么累的。

  时间难熬的很。

  待到了点,后背早已沁出了汗。

  时令官宣布晚课结束,一个个头也不回的离开大殿。

  这一天下来,真的累了,眼皮子早就开始打架,回到军帐,一躺到铺盖上,呼噜声就起来了,此起彼伏。

  若是在以前,这些兵丁怕是早就造反了,当兵吃粮,给你皇帝卖命,自觉也不欠你什么,他们可不知道什么叫保家卫国,什么叫兵之所责。

  晚唐的兵将牛气的很,要打仗,得拿钱犒军,要训练也得拿钱犒军。

  一旦没钱,不好意思,要么军队不再听从指挥,搞不好还可能哗变。

  这可是要了命了的。

  翻开大唐的历史,正可谓斑斑血迹。

  就说唐德宗年间发生的泾原兵变,五千泾原兵卒来到长安,没有得到皇帝的犒军,怒而举事,攻占了长安。

  连皇帝德宗都被逼仓皇逃往汉中。

  前人之事,后人鉴之。

  如何解决,李晔把问题抛给杜让能。

  “昔日泾原兵变,德宗西狩,乱兵入长安,烧杀抢掠,祸乱宫室,究其原因,何也?”

  “天子修德,当包容天下,恩及竖卒,赏罚分明,可避此祸。”

  李晔摇摇头,道:“若天子无财,无以施恩,当束手就擒乎?”

  皇帝要是没钱,就指挥不动军队了吗?

  杜让能不言。

  李晔道:“恩者,非仅钱财,当惠及家小,军兵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杜让能道:“武人不知礼仪,不明道理,谈何容易。”

  李晔摇摇头,文人对武人的偏见,是在无数次的鲜血中养成的,兵灾,谈之色变。

  但这真的完全是武人的责任吗?

  为将者私欲,乱中取栗,事后,态度好点,朝廷立马招安,委以官职。

  好好当兵升不了官,作个乱,升官了。

  为将者作乱,毫无顾忌,难道朝廷没有责任吗?一次次的妥协,把将官的胃口撑大了,而将官靠什么作乱。

  靠的是兵,靠的是一个个最底层的大头兵。

  大头兵需要什么,无非是生儿育女,养家糊口。

  李晔看向杜让能,很是不满意,大唐的官员们吃了这么多次亏,怎么一点记性都没有,把大唐的社稷,寄托在少数人的道德高尚上面,何其荒谬。

  “朕欲得兵卒之心,当分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